南京那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
南京那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
新闻中心

敲响实验室安全警钟:从危化品事故案例看规范管理与防护之重

公司新闻   2025-08-15 13:33

近年来,高校实验室有毒化学品事故频发,引发社会关注:

2007年10月19日,北京某高校实验室发生氢气和硼烷泄漏事故,现场近百名师生及时疏散,幸未造成人员伤亡。

2012年2月15日,江苏某高校化学楼六层实验室甲醛反应釜发生泄漏,白色雾状气体蔓延至楼道。约200名师生紧急疏散,部分人员出现喉咙疼痛、流泪等不适症状。

2018年6月,法国里昂大学Sebastien Vidal课题组学生Nicolas在用注射器转移二氯甲烷后,针头不慎刺入手指,导致不足100微升的该溶剂瞬间注入体内。伤指淤血迅速扩散,创口发黑并伴有灼热感。为防止组织坏死范围扩大,主治医生立即对创口进行穿刺、彻底清创并切除受损组织。最终,Nicolas手指保留了约二分之一长度。

此类事故也引发了公众对实验研究及相关职业健康风险的广泛担忧。

正视风险是安全探索未知的前提。 通过切实重视实验室环境安全、严格落实科学防护措施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,相关风险可得到有效管控。

 

一、实验室安全操作指南

 

1、躯体防护

1.1 穿戴专门的实验服并扣好扣子,能够防止实验物质直接接触到皮肤上,减少受到化学或生物物质的伤害。实验服应是长袖的,能够完全覆盖身体。

1.2 实验时必须佩戴手套,保护双手不受到细菌、病毒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侵害,需经常更换,避免交叉污染。

1.3 在实验室需要戴护目镜,保护眼睛不受飞溅的液体或者化学品伤害。

 

1.4 在实验室中应穿戴合适的鞋子,避免穿拖鞋、凉鞋或者高跟鞋等不安全的鞋子。最好选择封闭式的鞋子,以防止化学品或其他实验物质溅到脚上。特殊情况下穿戴鞋套或防化靴。

2、规范操作

2.1绝对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、吸烟或在实验室的冰箱内存放食物。

2.2使用易挥发化学品及有毒品时要在通风柜内进行,避免被自己或他人吸入造成危害。

2.3实验时不能幅度过大,造成液体飞溅、喷出,使其甩到自己或他人身上。

2.4不要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用力挤压玻璃仪器,造成玻璃破碎,对人体造成划伤。如有玻璃破碎要及时处理,避免给他人造成二次伤害。

2.5实验进行中操作者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,离开时必须有人代管。

 

二、那发科安全方案

1、智能净气型药品柜

1、符合双人双锁管理需求

2、灵活的过滤模块,有效针实验中出现的酸性气体及有机气体,吸附能力强

 

3、实时过滤器饱和报警系统、温湿度超标报警、开门风机加速、VOC 超标报警

 

2、智能终端

1、集成条码、智能称重等硬件,联合智能柜实现危化品全流程管理

2、PC端实时可视化界面

 

3、一键生成合规报表

 

3、智能净气型通风柜

1、内置高效过滤系统,精准吸附并净化柜内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。

2、集成温湿度环境实时监控与过滤器饱和智能报警系统。

 

沟通